【本報坎培拉訊】喬登在企業工作多年,她以為自己已經為安享晚年做好了準備。但2022年她被診斷出胃癌。她稱養老基金Aware Super及保險公司TAL Insurance加劇了她的經濟和精神壓力。喬登發現獲得的收入保障和絕症賠付低於應得數額,於是向基金正式投訴,稱保險額度為較低的「默認」額度。在接受癌症治療期間,她收到投訴回復,感覺基金和保險公司故意設置障礙,讓她難以維權。
儘管2023-24年澳人為養老基金支付68億保險費用,但澳養老積金消費者組織(SCA)研究顯示四分之一人不知道他們的養老基金中有哪些保險。喬登繳費超11年卻稱被蒙在鼓裡,Aware Super公司管理1800億資金,對喬登索賠困難表示歉意,辯稱其已獲默認保險級別賠償。發言人表示對喬登完成索賠遇困表示由衷歉意。和其他許多人一樣,喬登沒有仔細核對年度報表中的保費,她表示這些保費讓人難以理解。2023年5月她向Aware Super申請一次性付款和收入保護,2024年1月收到55,000元一次性付款和每月1,000元收入保護付款時,才發現與預期數額相差甚遠。她原以為自己有每月最高5000元的收入保障保險和數十萬的一次性付款。喬登表示對此感到震驚,Aware Super稱如不滿意保險金額可要求提高。喬登稱,Aware Super未明確告知她享受的是有限的「默認」保障水準,她認為這是基金合併後的默認設置。Aware Super於2011年與Health Super合併,2020年又與VicSuper合併。喬登表示,VicSuper合併時她不知自己處於拖欠付款狀態,且不明白默認付款是最低付款額。Aware Super女發言人回應稱,喬登一直享有默認級別保險,會員保險級別自投保起未改變。SCA的調查基於去年5月收集的1,526名18至75歲受訪者的回饋。調查發現,Super funds中的默認保險讓許多澳人為自己不知道或不了解的保險買單。調查發現,超過四分之一的人要麼不確定自己是否購買了保險(19%),要麼不知道自己的保險是什麼(9%)。超過一半的 25 至 29 歲年輕人不知道默認保險通常從 25 歲開始,儘管他們最近剛過了這個年齡門檻。SCA執行總裁奧哈羅蘭呼籲生產力委員會審查Aware Super,確保滿足澳人需求。人們常在索賠時才發現保險無法保障自身,導致延誤,因支付費用與所得不匹配。公司合併、福利變化或保險公司和Super funds收取已退出保險費時,這個問題就顯得尤為突出。人們不知不覺積累大筆帳單,Super funds合併時保存資訊鬆懈,帶來悲慘結果。(王傑)分享 / Sha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