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悉尼訊】1955年,同卵雙胞胎阿利斯泰爾和亞歷克斯抵達新州南部的偏遠農場,年僅16歲。他們作為「Big Brother Movement」的一部分離開蘇格蘭前往澳洲,該運動是政府支持的計劃,旨在幫助人口稀少的澳洲國家發展。
亞歷克斯笑著說,當他們還是粗野的年輕人,正在尋找他們的未來時。該計劃塑造了澳洲農村,從1925年到1982年,1.5萬名男孩從英國來到澳洲,被稱為「Little Brothers」,由成年監護人照料。許多人夢想成為農民,亞歷克斯說,他們感覺來到了一個美好的國家。
今年早些時候,現年86歲的雙胞胎兄弟回到Blighty的農場。70年前,他們對澳洲美好生活的憧憬正是在此萌芽。但當時的生活異常艱辛。
阿利斯泰爾回憶說,當時就是工作、工作、工作,一直都在工作。
他們的故事反映了許多移居澳洲的蘇格蘭男孩的生活。
如今被稱為BBM的該組織今年正慶祝其百年紀念,並在澳洲各州舉辦團聚活動。
BBM首席執行官麥卡弗里說,現在能向這些老人致敬真是太好了,他們之中很多人已經多年未見面了,只是看看大家的面孔建立聯係就很棒了。能夠活到百年的組織並不多,所以記住這些先輩走過的歷程,並向他們致敬至關重要。
新州的BBM聚會在Parramatta附近的Calmsley Hill舉行,這里曾是新移民接受基礎農業培訓的農場,隨後他們會被分配到農村地區。
參加者中包括93歲的里昂,他於1949年從Liverpool抵達澳洲。
他回憶說,最初的歲月是「艱難的」,他曾經住在一個小鐵皮屋里,夏天炎熱,冬天寒冷,砍伐樹木也是一項艱苦的工作, 每天要工作12小時,每周7天。
到20世紀50年代末,新來的「Big Brother」移民群體發生了變化。他們通常年齡較大,20多歲,尋求城市工作而非農業工作。隨著1983年移民規則的改變,贊助計劃終止,該計劃被認為僅有利於英國人,澳洲移民政策開始變得更加多元文化。
位於悉尼西部的培訓農場已經被出售,所得款項重新投資,該組織現在已經演變為BBM青年支持組織,贊助年輕澳洲人出國深造,其中許多人專註於農村發展。(子力)
亞歷克斯一家也是如此,他們的三名兄弟姐妹和父母也跟隨他們移民到澳洲,度過余生。亞歷克斯說,他過上了非常幸運的生活。他們身處幸運之國,所以澳洲對他們來說確實很幸運。(美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