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四成心理問題童年虐待導致 應重視投資於預防而非治療

【本報布里斯本訊】1996年,麥考利年僅11歲,母親正懷著第六個孩子,父親早已搬回柏斯,她是最大的孩子,需要為弟弟妹妹上學做準備,新生兒出生後,需要留在家中幫助換尿布,她不常去學校,而她還有一個秘密,那就是六歲時曾遭到繼父性虐待。

她的繼父後來被判有罪。

麥考利說,她承擔了所有那個年紀本不應該承擔的沉重負擔和創傷,引發了持續一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從青少年時期的藥物濫用和自殘,一直到產後憂鬱症。早年的創傷在青春期時開始顯現。

在公開自己遭受的虐待行為時,麥考利已經開始自殘,並一度試圖結束生命,後來,她與年長得多的男性發生了不正當關係,並患上了憂鬱症,包括產後憂鬱症,這些經歷影響了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發展。

悉尼Matilda Centre的一項新研究也發現,高達41%的常見心理健康狀況是由兒童虐待造成的,包括焦慮、憂鬱、藥物濫用、自殘和自殺未遂,澳洲41%的自殺未遂事件、35%的自殘案件和 21% 的憂鬱症發作都是由兒童虐待導致。

該研究將兒童虐待定義為18歲之前的身體、性、情緒虐待、情緒或身體忽視以及家庭暴力。

首席研究員格魯米特說,這是澳洲第一項對虐待兒童對長期心理健康直接影響的量化研究,兒童承受這種程度的壓力或創傷時,確實會導致大腦和身體的許多變化,會讓孩子對威脅過度警惕,可能會導致情緒調節困難,無法應對困難的情緒。如果能夠消除兒童期虐待,將能夠避免超過180萬例憂鬱、焦慮和藥物濫用疾病,這也顯示澳洲有多少人患有本可以預防的心理健康問題。

格魯米特說,2023年,澳洲兒童虐待導致66,143人死亡,118,493 人因相關的心理健康問題而殘疾,雖然某些領域的虐待呈下降趨勢,但青少年性虐待和情感虐待比率不斷上升。16至24歲之間,超過三分之一的女性和七分之一的男性曾經歷過童年性虐待。這種可能能夠幫助解釋同一年齡層中心理困擾發生率上升,創傷可能在導致這些困難的情緒中發揮重要作用。

格魯米特說,自殺是年輕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兒童虐待和忽視應被視為國家公共衛生優先事項,應該投資於預防,而不是把所有投資都投入到心理健康問題治療上。

全科醫生卡博恩說,過去30年來,澳洲人均心理健康經費穩步大幅增加,但這並沒有減少問題的存在,除非開始解決其中一些重大原因,特別是虐待兒童問題,否則就無法預防心理健康問題。(子力)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