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秋色燦燦是豐收喜悅之節氣 旅居海外之他鄉遊子 中秋節快樂

一年容易,時間梭快,過了端午,不知不覺又來到了下半年;在中國人的傳統節日裡,農曆八月十五也是一個一年中重要的團聚節慶時刻,而八月十五的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又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是中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現在的朝鮮、日本和越南等自古受中華文化影響的藩屬鄰近國家。 北半球的秋季是七、八、九三個月份,而農曆不分大小月,每個月有三十天,其中的八月在三個月份的中間,而在居中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之為「中秋節」,農曆的中秋十五,浩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元宵和端午,並稱為華人世界的三大傳統佳節,既然「中秋節」是中國重要傳統節慶之一,隨之而來的傳統習俗和文化淵源亦是豐實深厚,值得深究探討,共情共慶,玩味之。 中秋節的民間習俗多與月亮有關,賞月、拜月、吃圓圓月餅及團圓飯等,均源於中國傳統民間習俗。 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民間傳至明朝時期,後來的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民俗活動歡娛。
中秋節最早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華夏文化經典著作《禮記》中關於秋分時節的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秋夕月」是指在秋分時祭拜月亮的習俗。自古中秋的祭月拜月活動與華夏本土宗教的道教信仰習習相關;道教其思想最早源於黃帝,其文化背景可以上溯到原始社會時期中國人的祭天、祭祖等祭祀活動,道教在中國民間的信俗活動主要有拜月和祭土地神等。 早在2000多年前,秋分時節就是正統的“拜月節”,中秋節則是從“秋分拜月”習俗演化過來,兩漢時期已初具雛形,至國力鼎盛的大唐時期,中秋賞月之俗開始在民間盛行,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各有其對「月」之著墨名句,此時官方已定其為「中秋節」,祭月、拜月及賞月的流傳至今已有悠久歷史,隨著朝代更迭已形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份。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八月十五又稱為「團圓節」。 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思鄉之深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等詩句,都是中秋遊子思鄉之千古絕唱。 更有許多關於月亮的千古佳句誕生於這一個時節,例如:“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及宋朝大文豪蘇軾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
中秋相關的神話傳說主要是“嫦娥奔月”,“吳剛伐桂”及“玉兔搗藥”等,都是中國上古時代神話傳説故事;“嫦娥奔月”講述了在華夏文化中的五帝帝堯時期,天空出現了十個太陽,為解除百姓於苦難,擅於弓箭之術的后羿,登上崑崙山頂,一舉射下了九個太陽,於是西王母賜給英雄后羿一丸仙藥,能長生不老,昇天成仙;后羿之妻嫦娥偷竊食仙丹(有其他不同的故事版本),飄飄騰空,飛向夜空中的那一輪明月,此傳說是現存的文字記載中,依據最早出現於《淮南子》古書;“嫦娥奔月”的神話基礎源自於中國本土傳統道教思維而產生的古人對星辰之崇拜。 據史書記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 嫦娥奔月成仙所付出的代價是終生不得返回人間;月中廣寒宮寂聊,唐代李商隱在《常娥》一詩提及 “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詩人李白為此頗為傷感,寫有詩句:“白兔搗藥秋復春,女亙娥孤棲與誰鄰?”
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齋醮儀禮與祭祀最早可追溯於原始社會時期的崇拜天地、自然與鬼神,屢見於史書;道教從最早的與鬼神溝通的占卜草筮及陰陽家、神仙家的各種尋找神仙及“長生不老藥”等多種方式的原始宗教,逐漸演變成商周時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 嫦娥奔月是中華民族千年的美麗傳説,此神話故事精髓就是基於道教的修煉成神的服食仙丹、煉氣與本身修為功德成仙。
在中國傳統神話中,居住在月亮上廣寒宫中的「嫦娥」在後來的一些民間傳說中,有時會與道教月神“太陰星君”合併視為同一人。 作為中秋節俗的拜月活動大體形成於唐代,但秋夕禮月則是自古有之;秋夕禮月即是在秋分的晚上祭月。 民間信仰以月為月神,又稱月姑;道教尊稱月神為“太陰星君”,其宮闕為垣下、素曜大宮。道教在農曆八月十五視為太陰聖誕,在月夜月升時,道教宮觀要設壇祭月。
崇拜太陰星君,在中國由來已久,在世界各國也是普遍現象,這是源於原始信仰中的天體崇拜。在太陰星君黑夜中,月亮給人帶來了光亮;月色朦朧,讓人遐想,許多美麗動人的故事因此產生,“嫦娥奔月”就是其中著名的一個美麗神話傳説。 中國傳統文化中,太陰星君較普遍為民間供奉,我國古代男女熱戀時在月下盟誓定情,拜禱太陰星君,甚至一些分離的戀人也拜求太陰星君以祈求團圓。 同時許多人在焚香拜月之時,祈求“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皓月 ”;年復年年,人們把這一天作為節日來慶祝。另外有人認為,中秋節典故是唐明皇賞月開始的;唐代《開元遺事》一書中記載:中秋夜,唐明皇偕楊貴妃在月下遊玩,遊至興處,二人徑自登入月宮,唐明皇還在月宮學得半部《霓裳羽衣曲》,後來補充完整,成為傳世之作。唐明皇念念不忘此次月宮之行,每年到此時刻,必要賞月一番;百姓也來效仿,月圓之時歡聚一堂,享受人間美景;久而久之,成了一種傳統沿襲下來。
亦有人提出認為,中秋節原本是推翻元朝統治的一次起義紀念日;在元朝末年,百姓不堪忍受蒙古人的殘暴統治,在中秋季節,把寫有 “殺韃子、滅元朝,八月十五家家齊動手” 的字條藏在烙好的小圓餅內相互傳遞;到了八月十五日晚,家家戶戶齊動手,一舉推翻了元朝統治。 自此之後,每逢中秋節,大家都吃月餅來紀念這次歷史性起義的勝利。
「秋夕月」是指在秋分時祭拜月亮的時刻,陽暦每年大約在九月下旬是秋分到來的時刻;作為二十四節氣的第十六個節氣,是有象徵著豐收的喜悅節氣。 中秋節的起源和農業生產有關,秋天是穀禾收穫的季節。 「秋」的說文解字是:“莊稼成熟曰秋”;八月中秋,農作物和各樣果品陸續成熟,農民為了慶祝豐收,表達喜悅的心情,就以“中秋”作為節日。
第一次對中秋節作了明確記載的是南宋人吳自收,他在《夢梁錄》一書中說:“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臨半,故謂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於常時,又謂之‘月夕’。”書裡還描寫了南宋京都臨安(今杭州)賞月逛夜市的盛況。 由此可見,在傳統文化上,古人過中秋的方式習俗,其實跟現代人相差不大,除了開懷地吃喝玩樂之外,中秋節自古便有賞月、吃月餅、賞桂花、玩花燈、飲桂花酒等傳統民俗,但由於中國南北地方差異,各地習俗亦不近相同。
中秋賞月是自古至今不分地域的風俗民情,在唐代極盛,在許多唐代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明清三個朝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至今我國各地尚遺存著許多古人齋醮儀禮與祭拜月神太陰娘娘的“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等古蹟。歷代帝王及民間百姓,每當中秋圓月升起,露天設案,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案台之上,祭典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
現在,隨著多重宗教及信仰自由,道教祭月拜月的民間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所替代。吃月餅習俗是因為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唐代以降越發考究,宋朝蘇東坡有詩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詩云:“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似乎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
中國是美食的民族,許多節日都是和「吃」聯繫在一起的,例如:春節吃餃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而吃月餅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時期,是用於民俗祭月拜月的儀式,後代人們逐漸將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象徵著家人團團圓圓。 同時玩花燈亦是中秋的重要民俗之一,它可以與剪紙、詩詞文化進行有機結合,每個人都可以來打造一盞極具個人特色的花燈,然後寫上一些寓意美好的字句,寓意著美好的生活到來。
秋色燦燦,豐收在即;秋天,萬物開始枯黃,各種農作物都已成熟,正如人們的心情也從夏日的熾熱回歸到秋季涼爽清脆的狀態中,變得簡簡單單。時值中秋佳節,我們也要為自己減輕負重,趁秋高氣爽,出外走走。 最後,㊗️大家 事業豐收,愛情豐收,友情豐收,親情豐收,財富豐收,人生豐收。

林思允 Suellyn Lin 特稿
Chair Multicultural Alliance Australia
澳洲多元文化聯合議會

分享 / Share :

Breaking News

Related news

Enable Notifications OK No thanks